發布人: 來 源: 時 間:2019-09-28 收藏
嫩江灣,俗稱“老坎子”。嫩江自大興安嶺伊利呼勒山麓發源,由北向南,一路千里,到大安臺地,因地勢折轉東南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港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碼頭,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河對外開放港口。過去在水資源充沛的時候,泡沼密布、林草叢生、浦葦繁茂、水鳥紛飛、魚蝦成群,原始生態景觀秀美。近年來,受干旱氣候影響,嫩江水位逐年降低,灣內泡沼溝塘幾乎全部干涸,動植物種類銳減,大片灘涂被農民開墾成耕地,導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生態環境逐年惡化。針對這種狀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恢復保護濕地、發展生態旅游、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定。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入組織實施 “依江興市”、“以水興城”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集“自然濕地、城市開發、生態景觀”三位一體的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按照這一思路,我們申報了國家濕地公園項目,并于2009年12月23日,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
幾年來,我們濕地公園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先后聘請哈爾濱工程學院、北京達沃斯策劃公司和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設計團隊等國內一流的旅游設計公司編制《嫩江灣景區規劃》,規劃設計了“一心兩帶三系五環三區”:“一心”即一個核心區;“兩帶”即沿江景觀帶和沿湖(沿河)景觀帶;“三系”即打造三個水系(一是嫩江航運水系,保持大安港港口功能,暢通大安與國內外的水上通道;二是城市景觀水系,適時啟動城市運河工程,引水入城、引水入湖,打造“一江相擁、五湖環抱”城市水系,為建設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奠定基礎;三是外灘濕地生態水系,引水恢復外灘濕地生態景觀,打造旅游品牌,為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奠定基礎);“五環”即現市區周邊五個湖泊(玉龍湖、南湖、哈拉寶泡、聯合泡和前蓮花泡五湖環抱),“三區”即三個功能分區(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按照這樣的規劃構想,實施了路橋、涵閘、壩渠等10項工程;修復和打造了同心攬月、龍石廣場、曲水回廊等個景點;開展了沙灘戲水、柳蔭垂釣、江畔品魚”等10項活動。深入挖掘了遼代契丹捺缽文化、東北特色民俗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文化。
現將綜合公園情況介紹如下;
(一)旅游景點
景點一:奇石雅趣
景區內佇立的奇石淋漓,形象逼真、盡現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景觀。這些奇石經歷了億萬年的風雨,形成了獨特的景觀石,寓意深廣。這些奇石獨石即成景,群石可成陣!它們升華了景區的文化品位,點綴著景區內各種園林綠地,使觀賞者能夠穿越時空,細細品讀滄桑的歷史積淀和時代文化精神內涵。
景點二:同心攬月
同心攬月景點由同心橋、攬月亭領大主體構成。同心橋為一鐵索橋可系同心鎖。攬月亭旁巨石尚書:一覽江天。白天,登婷觀景,印月潭碧水環抱,亭邊柳樹成蔭;一對對情侶走進同心橋,心心相印,腳下的圣潔之水潺潺流淌,讓青山為憑,碧水為證,使戀人的恩愛在這里定格。夜晚。登上攬月亭遙望夜空,一覽明月,一縷鄉情,其嶄失意的漁火,讓人怡然自得。
景點三;虎躍龍騰(龍石廣場)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石,得自于太行,正面似白龍升騰,背面如猛虎雄踞。該玉石歷數萬年風雨洗禮,得山川之靈秀、日月之精華,遂成此物。時逢盛世,祥臨大安。一龍石毅然立于廣場正中,八條巨龍以正八邊形狀盤旋于龍柱之上,謂之9龍共舞,寓意事業登天。加之猛虎在側,彰顯龍騰虎躍之勢,暗含大安為龍盤虎踞之地。
景點四;柳岸青荷(荷花池)
荷花池占地1.6萬平方米,四周綠樹環繞,郁郁蔥蔥,一泓池水,萬株荷花在池內嶄露出尖尖角,在微風下不時蕩起翩翩漣漪,池中“之”字形棧道南北相通,古意盎然,游客可站在棧道上欣賞著令人賞心悅目的滿池荷花。每當晨曦微露或夕陽西下,便有絡繹不絕的人們來此晨練或散步,盡享荷香水韻。
景點五;江灣古道(沿江景觀道)
遼道宗時在大安設置轉運使司,負責糧食外運,由大安港水旱兩路分運各地,江灣古道為旱路運輸的源頭,全長1300米,近年來,公園以自然的生態理念,豐富的景觀形態為指導,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功能性主題開放空間中,通過設置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生態教育、文化景觀等要素有機地穿插,創造獨具特色的沿江景觀。
景點六;憑欄聽濤(聽濤閣)
遼朝皇帝曾多次到達“納水”(嫩江),進行春捺缽活動。當時,遼皇帝就在這嫩江之畔接見各國使節,飲酒品茗、撫琴吟唱。而品開江鮮魚是遼皇帝春捺缽的重要活動之一。遼帝于每年初春之時,由冬捺缽之地起牙帳來到這里,初到時,鵝雁未至,江冰未解,立帳江灣,臨時捕魚,品魚暢飲,抒發情感,與民同樂,大有“遼皇捺缽春游地,最美不過嫩江灣”之意。公園堅持尊重歷史、還原歷史的理念設計此景點,聽濤閣恢復后,游人可登上閣樓,體驗遼帝聽濤之感。
景點七;登樓觀江(望江樓)
望江樓始建于1991年樓高30米,共五層。夏季,登樓遠眺,微風拂面,江水流緩,輪渡穿梭;傍晚時分,漁舟唱晚,蜿蜒的岸邊,一抹沙灘,寫意舒展!原始古樸的嫩江風光如詩如畫!大有“一樓凈覽水上去趣,幽室能觀世外天”之感
景點八;福人百安(福人島)
景點建于玉龍湖內島嶼之上,形似葫蘆(諧音福祿)。乘船登島,首先通過大錢門,大錢門作為旅游景區嫩江灣福人島的一個標志性建筑,其功能為入島通道。門前一奇石對碼頭而立,上刻――踏安而至。沿彎曲小路在綠蔭中前行,到達福人島南端沿臺階向下至水邊一半圓形廣場,用銅鑄3字――福祿底,諧音,葫蘆底。象征來到此處,但見福祿,由此登階,福祿多多。由福祿底廣場拾階而上,有一福祿牌坊,書“福臨天下”,穿過牌坊巖中軸線北行至葫蘆形的下部,中部一處八方形廣場。中間立一“安字福人”,福人形象為“交腳菩薩”,又是釋迦牟尼化身,為“未來佛”,代表佛世界未來,拯救人類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穿越“福人廣場”,沿中軸線北行,一處廣場,四方形,中立一鼎,象征盛世鼎新,大安新時代開啟,上書“萬方安和”。過萬安廣場,雙向分路至島邊小路皆可至奇石,上刻四字“攜福同歸”,中間一片綠地花草。整個設計體現盛世平安,福祿雙至、和諧八方,欣欣向榮。
景點九;蒙古風情
蒙族風情園占地三萬平方米,配以溪流、草地、樹叢構成恬靜自然的環境。這里有蒙古歌舞及傳統的禮俗獻哈達。每年七八月間,舉行蒙古族傳統的盛大節日,“那達慕”大會,可以進行賽馬、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歌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同時,品嘗蒙古族的特色餐飲,烤全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烤羊腿、奶豆腐、蒙古餡餅、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等。蒙古風情園,將蒙古族風情融為一體,已經成為了解和走進蒙古族文化的一扇窗口。
景點十;江灣碼頭(官家亮子渡口碼頭)
俗稱“老坎子”碼頭。嫩江發源于大興安嶺,由北向南千里直下,至大安臺地逶迤東南,在此形成天然港灣,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碼頭,吉林省最大的內河港口――大安港就坐落此處。
嫩江與松花江、黑龍江相連,可通往哈爾濱、佳木斯,直抵俄羅斯的多個開放港口,還可以通過外港口進入日本海,被譽為黃金水道。站在碼頭上,你可以看到雄壯的嫩江鐵路橋,飛架東西兩岸,滿載資源與和原油的列車緩緩而過,岸邊的古柳依依,枝條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閑雅和靜謐。遠處的吊塔起步機旋轉,傳送帶噴吐烏金,船舶穿梭奔突。輪渡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美麗。
景點十一;魚夢圈河(嫩水河)
嫩江臺地流留下陡峭的土崖,形成了一個自然江灣,俗稱“老坎子”,同時在稍淺的地方,沖刷出一條圈兒河,與主江道相通。這條“圈兒河”水草豐美,成了各類淡水魚的樂園,夏季進入汛期,魚被大自然的神力圈進“圈兒河”,又被稱作“圈魚河”。據粗略估計圈兒河約有30多個淡水魚品種。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自然賜予的圈兒河不僅使大安擁有了秀麗的風景,更養育了這一方水土上的特殊群體――嫩江漁家。
景點十二;泛舟玉龍(玉龍湖)
玉龍湖原名公舍泡,是大安市打造“一江環繞,四湖相擁”城市水系的四湖之一,通過濕地調節閘的補水,水域面積達到300hm立方,平均水深五米,乘船極目遠眺,玉龍湖天水一線,水鳥翔集,使人倍感江山無限,心胸開闊,亦或是微閉雙目,凝神靜氣煉身心,真正的融入自然,體驗自然,享受自然。湖內盛產野生魚30多種。2010年,玉龍湖首次冬捕一網出魚五萬多斤,由于水質優良,魚質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倍受域外游客青睞。
景點十三;翠谷探幽(翠谷溪)
一條淙淙流淌的小溪連接嫩水河與印月譚,小溪上建有一座生態橋,站在橋上俯視縱橫交織的水流軌跡,水流輕似繆紗,云霧飄拂,給人一種“小橋流水”的意境。游客們可以在此聽泉戲水弄影,來一次與大自然最親密的接觸,領略一番“谷水花詩客衣一彎嫩水沁人心”的感覺。
景點十四;濕地資源(濕地調節閘)
嫩江水位季節性變化較大,為恢復濕保護地,建設濕地引水調節閘一處,豐水期根據需要控制濕地用水,枯水期提水補給。嫩江之水通過嫩水河流入翠谷溪、玉龍湖、印月潭,恢復了原始自然的濕地景觀。同時為城市和景區安全,還進行了3150米的濕地調節閘的護坡加固,確保防洪安全。
(二)旅游機車設施
嫩江灣風景區投入2.44億元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對景區的路面進行道路硬化,配備大小游船10艘,種植了花草樹木,設有水上游玩、自然風光游、垂釣、游泳等項目。
(三)道路基礎設施情況;
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現已經建成大安路、天慶路、正大路、貞元路、承安路、貞佑路、天興路、天會路、天輔路、泰和路、正隆路、天德路等,交通十分便利。
(四)建筑構筑物設施情況;
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已經建成望江樓、南賓館、辦公樓、大門、漁獵館、嫩江灣廣場等建筑構筑物,旅游、保護、管理設施基本齊全。
(五)其他基礎設施情況;
棧道、環保廁所、移動廁所、垃圾箱、停車場、監控設施、垃圾中轉站、供電 、供水、排水管網、圍墻及標志、標牌等基礎設施已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