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
(2023-2030年)》政策解讀
一、規劃編制背景及依據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加快建設生態強省決定,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適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新目標,進一步深化提升大安市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大安市生態環境質量,圍繞美麗中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特征“水氣土等環境優良、生態格局安全穩固、城鄉環境優美、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保障永續發展的健全制度體系”,推動大安市生態文明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在此背景下,大安市人民政府于2023年9月啟動《規劃》編制前期研究及起草工作,《規劃》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指標(修訂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修訂版)》(環辦生態函〔2021〕353號)為指導,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編制指南(試行)》(環辦生態函〔2021〕146號)為依據。
二、起草過程
2023年9月,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在廣泛深入開展前期調研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緊密銜接《大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大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大安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等各專項規劃或相關專題,研究起草了本規劃,先后征求了各有關部門和成員單位的意見,對各方面反饋的修改意見進行了認真分析與研究,并在規劃的修改完善過程中予以吸納和體現。《規劃》履行了公眾參與、集體討論、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法定程序。充分利用群策群力,開門編規劃,征求專家、群眾意見。
三、規劃設立了哪些工作目標?
《規劃》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指標(修訂版)》,從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六大方面,設置了35項示范區建設指標。
四、規劃的主要內容都包括那些?
《規劃》共5章24節。在總結近5年我市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包括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體制機制創新、經濟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明宣教等方面的主要經驗做法及階段性成果,總結我市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方面的工作基礎。
結合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基礎,從生態空間布局、生態環境質量、資源能源開發利用及消耗、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生態文化培育等方面分析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梳理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決策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明確了規劃期限及目標指標。
《規劃》從生態制度體系建設、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生態空間體系建設、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生態生活體系建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等六個方面,提出了規劃任務與措施,加快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規劃》從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生態空間等6個領域內共謀劃26項重點工程,并從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規劃實施后的綜合效益。
五、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哪些重要舉措?
從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六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重要舉措,包括深化改革創新,建立系統協調的生態制度;實施系統治理,建設穩定的生態安全體系;優化空間布局,構筑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堅持綠色發展,構建新時代生態經濟體系;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生態文化,營造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等。
六、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方面我市下一步工作有哪些?
成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責任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提出的重要任務、重點工程項目和重大改革政策等,形成目標分解體系和責任落實體系,推動《規劃》落地實施,加快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白城市生態環境局大安市分局
2023年11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